五一长假后的新基金发行突现小高峰,本周仅3个工作日(5月6日~5月8日)就有22只基金发行。其中,新基金发行的密集期集中在节后第一天(5月6日),共有17只产品上新;周五则有5只产品新发。
从基金类型来看,本周的新发主力依然是权益类产品。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居多,共有6只;偏股混合型、被动指数型基金均有3只;另外,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增强指数型、平衡混合型基金等权益类产品有1~2只新发。
此外,本周新发的绝大多数基金都设立了募集规模上限,累计有9只,在20亿~120亿份不等,其中不少集中在债券基金品类。
分析人士认为,以医疗、日常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依然是机构偏爱的方向。此外,碳中和等主题也提供了新的投资路径。
近日发行的新基金中,不乏2020年股基冠军汇丰晋信基金经理陆彬和消费领域绩优基金经理季新星等权益投资明星的产品,此外,还有景顺长城毛从容、广发基金曾刚等固收知名基金经理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5月新基金扎堆发行,一方面是市场企稳后各基金公司抓紧布局,冀望抓住后市的反弹行情;另一方面,4月新基金发行相比前期是个明显的低谷,5月大概率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份新发基金合计48只,发行总规模为912.81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仅9只,偏股型基金仅29只,无论是发行数量和发行份额,相比今年前3个月降幅明显。此外,4月内还有6只新基金募集失败。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5月1日,公募基金最大可动用买入A股股票的资金大约为8875亿元,其中包括已经披露季报的股票方向基金剩余资金7136亿元、未披露季报的股票方向基金剩余资金1511亿元,以及2021年4月新成立股票方向基金剩余资金228亿元。这意味着,未来A股增量资金依然可期。
“当前,我们的量化分析发现医疗、日常消费、材料板块仍然非常‘拥挤’。日常消费、医疗这些板块过去几年的机构持仓基本上是持续上升的。”
“材料板块的机构持仓比例在过去几年一直下降,直到最近半年才稍微抬升。也就是说,材料板块当前虽然拥挤,回报虽然极端,但是它的强势在机构的加持下很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在未来数月很可能还有新高。与此同时,运输、商业服务和资本货物这几个工业子板块的价格强势很可能将进一步展开。而科技板块的拥挤程度已经消退,但是抄底仍然有待时机。”
华夏消费优选拟任基金经理季新星依然看好大消费板块中的绩优白马股。他认为,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用年度以上的视角来看,消费板块绩优白马股的估值没有特别离谱,对还在持续创造价值的优秀公司来说,股价波动回头来看都是一朵小浪花。“当然,我们认为前期板块之间,以及龙头公司和非龙头公司之间估值差的持续扩大是不太可持续的,适当的调整和再平衡,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从一季报的情况来看,他的新近持仓依然以贵州茅台、中国中免、五粮液、长春高新等一众有代表性的白马股为主。
近期“碳中和”等新主题也给基金经理提供了新的投资路径。高度关注碳中和概念,看好新能源和顺周期资产。当前碳排放结构中接近一半是由传统能源发电贡献的,实现碳中和离不开能源结构的改变,以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比例和应用范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风电、光伏、储能和电动车等新能源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而传统顺周期行业一方面对衣食住行以及工业生产来说仍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产品;另一方面,未来可能通过供给侧结构优化和节能减碳新技术提升行业门槛,有利于具备技术优势和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有望降低周期行业的盈利波动性,从而改变整个行业的基本面趋势和估值体系。
业内人士在积极反思。“过往两年,在行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权益类产品规模快速扩张,同质化产品扎堆发行及过度营销的现象并不鲜见。从长远来看,要能够在市场躁动时抵御诱惑,在市场低迷时前瞻布局,做正确的事情,才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从长远来看,在资产管理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基金公司要依据自身的禀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要做到在市场躁动时抵御诱惑,在市场低迷时前瞻布局,这样才能长期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海通证券表示,季报主导的市场行情基本结束,接下来重点关注顺周期板块,全球流动性充裕背景下的将迎来资产定价的重大变化。
和信投顾表示,煤炭价格继续维持高位,钢铁价格继续新高,铜价突破10000美元,最近表现较强的几个分支,消息面也在不断的发酵,加上中国铝业,章源钨业纷纷走出新高,标杆效应叠加想象力是刺激周期爆发的关键,同时采掘服务,天然气表现也不错,周期有明显扩散的痕迹,承接疫情流出来的资金,同时内部共识较强,扩散拉升,一定程度上让黑色系成为新主线的确定性更高一点,可持续跟踪。
开源证券认为,伴随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部分周期品将长期享受货币符号增长带来的名义价格提升,这是真正意义上成长性的来源。反弹正是调仓的机会,该机构延续对以下三条主线的推荐:(1)钢铁、铝、煤炭、化工中的部分低估值品种(PVC、纯碱、钛白粉、化纤等);(2)银行(四大行和部分城商行为主)、房地产、建筑。(3)中小市值成长的盈利土壤已经具备:TMT、机械。
【免责声明】
1、《财界网》本网站对文章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正当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文章中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凡本网站转载或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原创文章及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所选内容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或联系我们,并出示身份证明、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将立即与您取得联系并予以解决。 联系邮箱:yyy@17ok.com。